測繪制作地圖市場繁榮-版圖意識深入人心
十八大以來,各級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履職盡責、開拓創新,扎實有效地開展地圖管理和國家版圖意識宣傳教育工作,有力促進了地圖市場繁榮健康發展,全民國家版圖意識不斷增強,地圖市場秩序持續好轉。
地圖市場監管規范有序
5年來,隨著社會公眾對地圖及地圖類產品需求量的爆發式增長,地圖市場快速擴張、繁榮發展。目前我國每年公開出版的地圖約2000多種,近3億冊幅,除了常見的中國和世界的政區類地圖、交通類地圖、旅游類地圖不斷更新外,生活類、創意類地圖等地圖文化產品也層出不窮,充分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求。另外,中國導航電子地圖應用市場繁榮發展,用戶群體不斷增加,而互聯網在線地圖服務的迅猛發展,各種手機地圖、實景地圖更是日益深入百姓日常生活。國內外大型互聯網企業谷歌、微軟、蘋果、百度、騰訊、阿里巴巴等企業紛紛推出互聯網地圖服務,移動互聯網地圖更是發展勢頭強勁,已成為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產品中的核心應用服務。僅2016年,導航電子地圖就完成服務總值66億元,從業人員近萬人,而具有互聯網地圖服務資質的測繪資質單位完成服務總值達282億元,從業人員近7萬人。
5年來,地圖管理法規政策逐步完善。新修訂的《測繪法》確立了地理信息安全與互聯網地圖服務監管制度,明確了地圖編制、出版、登載、展示與監管主體的職責,以及各級政府、相關部門、新聞媒體等在加強國家版圖意識宣傳教育中責任與義務。《地圖管理條例》理順了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對地圖的統一監督管理體制,奠定了地圖管理的法治基礎,標志著地圖管理工作邁入了新的階段。《地圖審核管理規定》已報國土資源部,待部務會審議,其余配套政策的制定修訂工作也在加緊推進。此外,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還出臺了加強實景地圖審核管理、互聯網地圖安全監管等一系列互聯網地圖管理政策,及時規范互聯網地圖服務,促進新型地圖服務健康發展。
5年來,地圖審核保障作用日益凸顯。國家局實現地圖審核網上受理與審核,浙江、廣西等10余個省(區、市)將審核項目納入省級政務大廳集中辦理,各地測繪地理信息單位為“十三五”規劃、“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規劃用圖,G20、APEC峰會、東盟博覽會、中國—亞歐博覽會等大型活動展會用圖以及方便社會公眾衣食住行的電子地圖等提供優質高效的地圖審核保障服務。2012年至2017年 6月,全國共受理地圖審核申請3.3萬余件,審核批準3萬余件,涉及地圖、地圖集(冊)、教材教輔地圖、導航電子地圖、互聯網地圖、實景地圖、進出口地圖等各類地圖產品。在審核時效上,開通地圖審核綠色通道,創新技術審查手段,提高地圖審核效率,為應急保障用圖、新聞媒體用圖等需求提供高效的地圖審核服務。
5年來,地圖市場秩序持續好轉。針對地圖市場中損害我領土主權、安全和海洋權益等“問題地圖”屢禁不止現狀,各地在網信、公安、工信、工商、海關、出版、保密等部門協調配合下,將地圖市場日常巡查與專項檢查相結合,嚴厲查處各類違法違規地圖,有效地規范了市場秩序。特別是2016年地圖市場大檢查中,各級地圖管理執法人員依法查處了一大批違法、違規案件。據統計,2012年以來,全國共開展執法行動11000多次,查處相關案件近1000起,收繳各類違法違規地圖產品愈20萬余件,并曝光部分典型案例開展警示宣傳教育。同時,不斷創新地圖管理技術,組織開發了地圖技術審查系統、互聯網地圖監管系統、地圖標注過濾系統、“地圖衛士”移動端地圖市場監管APP等,為地圖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5年來,互聯網地圖聯動監管成效顯著。2014年,國家局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互聯網地圖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2016年聯合中央網信辦印發《關于規范互聯網服務單位使用地圖的通知》,全面推進新形勢下互聯網地圖管理工作。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政府網站發展指引的通知》要求,“政府網站使用地圖時,要采用測繪地信部門發布的標準地圖或依法取得審圖號的地圖”。大力開展互聯網地圖監控國家主節點和各省分節點建設,并加強與中央網信辦、工信部等部門溝通協調與工作對接,初步形成部門間橫向聯動和國家、省級間上下聯動的監管工作機制。截至目前,全國互聯網地圖監控網絡共監控搜索到涉及地圖的網站2.7萬個,對其中2.3萬個網站進行了檢定、判讀,完成1000余個存在“問題地圖”網站的處置,有效遏制了互聯網中涉及地圖的違法行為。
國家版圖意識宣傳教育卓有成效
2012年以來,精心打造國家版圖意識宣傳教育品牌活動,全面推進國家版圖意識宣傳教育“進學校、進社區、進媒體”,構建全方位、立體化國家版圖意識宣傳平臺,國家版圖意識宣傳教育卓有成效。
在全國國家版圖意識宣傳教育和地圖市場監管協調指導小組大力支持下,2012年至今已成功舉辦三屆“美麗中國”全國國家版圖知識競賽和少兒手繪地圖大賽,各項競賽活動通過電視、媒體、報刊等渠道在省、市、縣級層面深入開展,大賽組織形式不斷創新,宣傳方式生動活潑,知識性、趣味性有機融合,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三屆競賽參與人數、參賽作品屢創新高,形式多種多樣,共覆蓋社會公眾人數達2000余萬人,其中,直接參賽人數達200余萬人,覆蓋我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港澳臺地區及美國、日本、菲律賓等46個國家和地區。特別是第三屆國家版圖知識競賽走進江蘇衛視“一站到底”欄目,在賽制和試題上大力創新,4期特別節目于2017年元月播出,集知識性、益智性、科學性、趣味性于一體的競賽受到公眾普遍歡迎。
十八大以來,各地、各部門繼續以中小學校為主陣地,通過新聞媒體,面向社會公眾,每年組織開展講座、培訓、圖書贈閱、征文、演講等豐富多彩的國家版圖意識宣傳“三進”活動。國家局聯合中央網信辦、外交部組織召開國家版圖意識宣傳教育“進媒體”座談會,與中央網信辦共同舉辦2次媒體培訓班普及國家版圖知識,媒體座談會與培訓班共覆蓋170余家媒體、440余名有關部委及各省市新聞工作負責人、中央媒體和各地主要媒體負責人及記者;為中央電視臺、湖南衛視的媒體工作者及相關負責人開展國家版圖意識宣傳教育培訓,促進了新聞媒體工作者對國家版圖知識的了解、“問題地圖”的判別;與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共同組織開展了“閱讀中國版圖知識校園行”活動,為各地開展國家版圖知識宣傳教育“進校園”活動起到了積極示范引領作用。河北著力打造國家版圖“開學第一課”品牌活動,江蘇、江西開展國家版圖知識示范學校評選活動,陜西設立國家版圖意識宣傳教育定點學校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黑龍江組織開展版圖知識公益系列講座。十八大以來,全國共舉辦各類宣傳教育活動5000余次,覆蓋1億人次,有力地提升了社會公眾的國家版圖意識。
各地各單位創新宣傳方式,依托新華網、人民網、新浪網、騰訊網等互聯網主流新聞媒體拓展傳播范圍,利用微博、微信、移動端APP、動漫游戲拓展宣傳模式,利用圖文和視頻直播、電視轉播等方式提升活動知名度,實現了跨平臺、多媒體、線上線下多層次互動宣傳,形成了《國家版圖知識讀本》《少兒手繪地圖》優秀作品集、江蘇《祖國好》校本教材、山西國家版圖知識鄉土教材、競賽官網官微等系列版圖知識出版物和宣教平臺,開發了《國家版圖知識動漫》《發現美麗中國》在線游戲、國家版圖意識宣傳片等一系列新型宣教成果。2017年,還將對現行的《國家版圖知識讀本》進行修訂。
地圖公共服務主動作為
針對“互聯網+”時代社會公眾對互聯網標準地圖服務更高的要求,國家局組織局屬有關單位設計研發了新版標準地圖在線服務系統,編制審核完成了第一批標準地圖。新版標準地圖在線服務系統采用互聯網服務模式,首次提供在線自助制圖服務,允許公眾根據需要自主選取地圖要素,添加標記與文字,制作出所需要的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2016年10月,新版標準地圖在線服務系統在國家局和騰訊地圖網站正式上線運行,免費供社會公眾使用。下一步,國家局將根據社會需求繼續發布標準地圖,豐富、完自助制圖服務數據和功能,為社會公眾提供更好服務。
為履行管理并核準地名在地圖上的表示職能,提升城市品味和形象的文化需求,國家局組織開展了《中國城市地圖集》系列的編制工作。目前,南京、蘇州、泰州、連云港、哈爾濱、大慶、武漢、鄂州、昌吉等11個首批《圖集》試點城市編制工作均已完成,圖集已出版或即將出版。第二批試點編制工作已經啟動,將在河北、山西、遼寧、浙江、江西、重慶、四川、陜西等省(市)開展,計劃在“十三五”末完成100個城市的圖集編制工作,“十四五”末完成全部地級以上城市的圖集編制工作。
為滿足我國經濟建設、國家安全、應急救災、領導決策等對地圖服務的迫切需要,提升輔助決策用圖的工作效率,國家局2014年印發《關于開展輔助決策用圖共享工作的通知》,推動全國輔助決策用圖編制、共享與服務工作。3年來,各地、各有關單位共享和交換的電子地圖共4815幅、電子地圖集31冊2347幅、實物地圖集共40冊、實物地圖586幅。2016年初,組織研發輔助決策用圖定制與服務系統并投入使用,實現了輔助決策用圖資源的在線上傳、實時共享與快速檢索,共享各類圖件1192幅,數據量約15GB。5年來,利用共享成果先后為中央領導和有關部委提供輔助決策用圖保障服務300余批次,編制地圖4000余幅,制作專用掛圖116套,提供各類地圖(含數字地圖)產品7450(冊)幅,中國分省套裝政府用圖120套,在國家重大戰略決策、突發事件處置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受到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應急辦等部門的肯定。
此外,組織編制了維吾爾文版、蒙古文版少數民族語言地圖和藏漢文對照版國家版圖知識讀本,豐富少數民族語言地圖產品。配合國家外交和發展戰略需求,編制《中華人民共和國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 “一帶一路”地圖等。
本文由南京環球測繪儀器有限公司整理發布
更多相關
徠卡LS15 “如履平地”的秘訣是什么?
高海拔測繪歷來都需要面對嚴峻挑戰,在一次位于世界屋脊之上的高難度作業中,徠卡測量系統交上了一份優秀答卷。這一項目是地處高寒高海拔地區的鐵路項目,因涉及與相鄰標段水準線路搭接,二等水準測量需徒步繞行20...
利用測繪無人機進行國土測繪事半功倍
無人機就像是人們在天空中的一雙“眼睛”。借助這雙“慧眼”,我們得以透過全新的視角發現城市與自己、追尋山川與河流、俯瞰農田與湖泊、洞察樹木與高樓......將國土自然的魅力風光一覽無余。而基于測繪無...
回首改革路 傳承測繪情
他1977年從部隊轉業至江蘇省測繪局測量二隊從事野外數據采集工作,至2015年退休,從事測繪工作近40年;他作為改革開放40年時代變遷的親歷者和見證者,為祖國建設揮灑青春和熱血,為測繪事業奉獻赤子...
關于大地坐標系四參數和七參數的幾點認識
我們在日常的測繪當中經常要用到相關的參數,四參數和七參數更是經常提到。以下僅提供本人對大地坐標系四參數和七參數的幾點認識: 參數的概念 1、兩個不同的二維平面直角坐標系之間轉換時,通常使用四參...
30余年測繪行業經驗!南京環球測繪儀器公司介紹
南京環球測繪儀器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擁有30余年測繪行業經驗。公司集測繪儀器銷售、維修、檢定、租賃、技術咨詢服務、工程測量測繪服務于一體,是目前國內江蘇...
RTK與全站儀相比有什么區別?
RTK與全站儀相比有什么區別?RTK(RealTimeKinematic)和全站儀都是現代測量技術中的重要工具,它們在功能上有一些相似之處,但也有明顯的區別:1.工作原理:-RTK是GPS(全...
gps測量儀的工作原理
1.GPS測量原理。GPS測量儀接收到三個或三個以上導航衛星信號時,可以計算出測量儀(GPS接收器)所在的坐標的位置。接收到4個或4個以上衛星信號時,就可以計算出海拔高度。2.GPS全球定位系統分為...
比GPS還要多11顆衛星,北斗迎來一重要時刻
近日,據媒體報道,北斗導航系統迎來一個重要時刻,在前不久中國再次發射兩顆北斗衛星后,北斗導航系統的衛星數量將比GPS還要多11顆衛星,整個導航體系已然成型,對于這個體系,國外有領導人對此評價很中肯...